米格-29 支点 装备使用
米格-29的批量生产于1982年开始在莫斯科进行。第一架量产型号于83年8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空军基地交付。1984年经国家接受检验后,米格-29开始进入前线航空部队。初期生产、试飞和改进工作延续到85年。86年首批出口型号也已交付。85年2月装备了空地攻击电子吊舱的第14架原型机9-14号由托克塔·奥巴基洛夫驾驶首飞,揭开了米格-29多任务改进计划的序幕。苏联/俄罗斯空军共装备了超过800架米格-29,外销也达到500架。据称截至95年1月,俄罗斯已生产1216架米格-29单座型和197架双座型,合共1413架。1990年后生产的米格-29均被用于出口。91年12月苏联瓦解,其拥有的米格-29分散在分裂的各个共和国内。俄空军手中只剩下不足400架能正常操作的米格-29。查尔斯·迪克在其94年发表的论文《俄罗斯军队:现状和前景》中写道:俄空军司令科尔根·P·S·第聂金称俄空军只掌握了原有的米格-29部队中的37%,随着经济的一路滑坡,现在在俄空军中的米格-29数量更是下降到300以下。到了93年底,约100架生产中的米格-29因空军无法支付费用,只好存放在仓库里。其中48架后来用于作为改进型原型机。由于俄空军事故不断,每十万飞行小时接近12起,库存的一些飞机被用来弥补损耗。还有部分库存品出口到了其他国家,如8架出口至印度弥补损耗,出口伊朗41架,叙利亚48架。但“有钱的主”,如马来西亚则购买全新生产的米格-29N。此外还少量提供一些库存品给希望对米格-29评估研究的东亚国家。
北朝鲜(40)、阿尔及利亚(76)、孟加拉(8)、白俄罗斯(50)、保加利亚(16 米格-29B + 4 米格-29UB)、古巴 (14 - 大多封存,其中一架存于哈瓦那航空博物馆)、厄立特里亚(5)、匈牙利(21)、印度(63)、伊朗(50)、哈萨克(40)、马来西亚(16)、缅甸(12)、秘鲁(18)、波兰(45)、俄罗斯(455?)、塞尔维亚(5;2007年起,该国重新起用米格-29)、斯洛伐克(13)、苏丹(10)、叙利亚(50)、土库曼(20)、乌克兰(217)、乌兹别克(30)、也门(24)。
捷克斯洛伐克、捷克共和国、德国、东德、伊拉克、摩达维亚、罗马尼亚、南斯拉夫。